3月21日,東方航空公司一架從昆明飛往廣州的波音737客機在廣西梧州市上空失聯并墜毀,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截止界面新聞發稿前官方尚未通報傷亡情況,墜毀原因也尚未確定。
空難確認之后,已有數十家多家保險公司相繼啟動應急機制,機上人員保險賠付成為此次空難理賠焦點。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平安已經接到4起客戶報案,其中包括平安養老險、平安產險、平安健康險,目前具體信息正在核實中。
空難發生后,不少網民在公開社交平臺上表達了此前未購置過航空意外險的后怕情緒。事實上,在公告視角里,航空意外險的確是空難罹難者家屬及受傷乘客獲得賠償的主要途徑。
公開資料顯示,航空意外險是保險公司為航空旅客專門設計的商業險種。航意險包括單次航意險,該險種購買往往與機票購買一同出現,僅保障單次航班,保費在20元-30元不等,保額在20-40萬元不等。也有在互聯網平臺銷售的航意險,保障時間可覆蓋幾天至一年不等內的所有航班,價格不一,但保額高達幾百萬元甚至千萬元。
華東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孫宏濤指出,航意險作為一種意外險,從保險法的分類看,屬于人身保險的一種,不像財產保險那樣是一種損失補償,而是一種定額給付保險。
“換句話說,意外險沒有限額,賠償金額取決于被保人購買了多少張保單,滿足賠償要求的保單越多,賠付也就越多。的確是可能有獲得千萬賠償的可能性。”他表示。
歷史資料顯示,在2009年法航空難中,其中一名中國人購買了人保壽險,一度獲賠960萬元的保險賠付。
但孫宏濤也表示,由于飛機失事的概率極低,大多數人在購買航班之際往往不會勾選航意險,為此購買多張保單的概率更是極低。
不過,界面新聞注意到,即使在自己未主動配置航意險的情況下,空難罹難者家屬及受傷乘客仍有被動配置的機會爭取到理賠,即部分銀行信用卡會給予卡主配置航意險的服務,使用該信用卡支付機票,其配置的航意險即可生效。
不過,在航意險確認沒有配置的情況下,東航空難旅客還有機會得到賠償嗎?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即使乘客未購買商業保險,發生事故的航空公司仍然需要擔負責任賠償。
對于國內航線,民航總局在2006年發布了《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該《規定》稱,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因發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萬元;此外,對每名旅客隨身攜帶物品的賠償責任限額為3000元;對旅客托運的行李和對運輸的貨物的賠償責任限額,為每公斤100元。
如果是國際航線,大多數國家則均按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辦理,《公約》規定,不管有無過錯,承運人賠償上限達到了128821特別提款權(約合17.4萬美元),承運人不得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當旅客傷亡是由承運人責任造成時,旅客還可以要求得到超過10萬特別提款權的賠償。
目前,東航此次失事航班為國內航線,所以無論失事乘客有沒有購買保險,仍然可以獲得航空公司上限額度為40萬元的責任賠償金。
保險法律師劉炳瑞指出,如果航空公司向保險公司配置了“旅客法定責任保險”,那么后續航空公司就不用承擔賠償責任,而是轉嫁給保險公司賠償。不過但對乘客來說, 航空公司有沒有買這個“旅客法定責任保險”都是一樣的,無非是航空公司賠償還是保險公司賠償。
除申請航意險以及責任賠償以外,劉炳瑞律師還向界面新聞補充稱,在航意險之外,如果身故且購買了普通意外傷害保險或公共交通意外保險,同樣可以獲得身故賠付;此外,如果購買的有年金保險、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兩全保險,也可以獲得身故賠付。
他還提醒稱,最近幾年保險機構會通過各種方式贈送短期的意外保險,這種一般是電子保單,家屬不一定知道??梢酝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查詢他名下的所有保單。
總而言之,對于旅客而言,最終獲得的保險賠付金額,將取決于航空公司責任賠款、航意險賠款(如參保)以及自身投保的壽險、意外險等的保額。
據了解,在2010年的黑龍江伊春空難中,人均賠償上限達95萬元;2014年震動全球的馬航MH370空難中,每名中國乘客獲賠約合150萬人民幣;2015年中國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墜河事件中,每名遇難乘客獲賠方案為295萬人民幣。
此次空難,機上人員共132人,如平均每人獲賠100-200萬元左右,保險公司單單為機上人員的所付出的金額就將超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