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決策部署,近日,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省稅務局、銀保監會江西監管局、省能源局聯合出臺了《江西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行動方案》,通過多措并舉進一步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行動目標
全省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效保持在全國前列。2022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總體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全國排位力爭保持在“第一方陣”;工業投資增長9%左右;推動一批重點產業規模實現新突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凈增1000家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工業經濟循環暢通行動
1.保護產業鏈完整通暢。貫徹落實推動產業鏈鏈長制深入實施工作機制,強化“鏈主”企業培育,加快構建產業鏈“鏈長”、產業聯盟“盟長”、金融服務團“團長”、高等院校“校長”等“一主四長”的新型“鏈長制”工作模式。分產業鏈梳理細化痛點、堵點、難點、斷點,舉辦產融對接、產技對接、供需對接,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供應鏈無縫銜接。實施制造業基礎再造行動計劃(2022-2025)。統籌實施核心技術攻關、基礎成果轉化、重大裝備升級等行動,落實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保險補償政策,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2.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充分發揮能源保供工作調度協調機制,建立能源保供專班,強化煤電油氣運調節,發揮煤炭煤電調控和兜底保障作用。加強抽水蓄能等儲能調節能力建設,提高應急備用和調峰能力,持續推進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提升能源儲備水平,加強地方成品油儲備,制定全省電力安全保障方案、年度有序用電工作方案和天然氣有序用氣方案、天然氣保供方案,保障重點領域用能需求。對煤電和供熱企業2021年四季度的應繳稅款全部暫緩繳納,落實煤電企業相關稅費優惠政策。
3.保持工業原材料量價穩定。密切跟蹤大宗原材料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做好大宗原材料套期保值工作,增加銅、鋼鐵、建材等大宗原材料市場有效供給,充分發揮國有企業保供穩價的社會職責。加強能源和大宗商品等價格行為監管,依法查處轉供電環節價格違法行為。加強廢鋼鐵、廢塑料、廢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培育一批行業規范企業。持續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進全省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高值化發展。落實好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推動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密切關注12315平臺有關舉報線索和網絡媒體輿情,依法查處散布虛假信息、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
(二)實施工業項目投資擴大行動
4.積極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堅持“項目為王”,深入實施工業領域“項目大會戰”,扎實推進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聚焦新興產業倍增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創新成果產業化等關鍵領域重大項目,通過省級現有工業發展等相關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加大土地、用工、融資、建材等要素保障力度,統籌做好謀劃、調度、服務,推動重點工業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組織省屬國有企業開展投資質效提升年活動,進一步加大工業項目投資力度。
5.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投資力度。深入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加快打造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地。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研究編制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建立省級技改重點項目庫,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模式在傳統產業中的轉化應用。組織專家開展質量技術幫扶,幫助企業改進設計和制造技術,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專項服務活動。推進“首席質量官”能力提升工程,引導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
6.推進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建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適度超前部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工程,新開通5G基站2.5萬個左右,建成20個左右5G行業虛擬專網,推進5G網絡實現鄉鄉通,5G終端用戶力爭突破2000萬,培育3-5個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和一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推動VR科創城一期、贛鄱數據湖、智慧冷鏈物流大數據等299個新基建領域項目建設,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537億元。
7.提高外資利用水平。宣傳貫徹《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引導外資企業投向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積極推進外資項目建設,努力協調解決外資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遇到的融資、物流、用工、原材料采購等方面問題。精心舉辦2022世界VR產業大會、“進博會走進江西”、2022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江西省與跨國公司(上海)合作交流會、德資企業進江西活動、江西國際移動物聯網博覽會等重大經貿活動,主動對接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跨國公司投資重大外資項目。
(三)實施工業經濟拓展行動
8.著力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充換電站建設,持續推進配電網建設改造,提升居民小區配電容量,大力提升充電樁利用率。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等行動。實施新型消費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贛品網上行”,舉辦視頻直播電商節,擴大5G+、虛擬現實、區塊鏈、機器人應用等新型信息消費。推廣應用“贛出精品”100項以上,積極組織江西自主品牌企業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聚焦品牌強化推廣、促進消費。搭建產品供需對接平臺,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供需產業鏈對接,辦好中國(中部)工業博覽會、國際麻紡博覽會、江西國際銅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贛州)家具博覽會等活動,大力開展老字號嘉年華活動,積極組織老字號企業參與省內外重大展會活動,推進老字號產品進超市、進商場,著力提升我省老字號企業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9.開拓外貿穩健發展新路徑。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雙循環”市場開拓行動,保障外貿企業供應鏈穩定暢通。支持企業建設海外倉,支持外貿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加密九江港至上海“天天班”,開行至歐美、開拓至東南亞及日韓國際貨運航班,穩定開行鐵海聯運“天天班”、贛歐班列精品線路,持續優化提升江西起運、通達全球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深入推進口岸“三同”試點,在全省范圍內組織“百場”口岸惠企政策宣講會,不定期進園區、進企業開展服務,幫助企業掌握口岸惠企政策。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開展外貿金融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10.培育工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促進“03”專項轉移轉化,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加快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升級。推進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度評價,分行業制定一批產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推進企業上云上平臺,開展行業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培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加大VR應用示范項目、創新創業優秀人才團隊獎勵力度。持續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
(四)實施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行動
11.培育壯大產業主體和載體。深入實施領航企業培育行動,有力有序推動重點省屬企業創新倍增,支持培育一批百億企業。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落實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資金扶持,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展示。開展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后備、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獨角獸(瞪羚)企業為龍頭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深入實施產業集群提能升級計劃、園區“兩型三化”提標提檔行動,強化產業集群綜合評價、星級管理,分類分層推動省級產業集群做強做大。著力培育先進產業集群、優質企業集聚、高端要素集成的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爭創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化智慧園區云平臺,提升開發區智慧化、便捷化、高效化服務水平。
12.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峰“1+4”方案,有序推進工業領域和鋼鐵、建材、石化、有色金屬等4個重點行業碳達峰。持續完善綠色項目庫建設,做大“碳中和”項目板塊,加大項目對接力度,推動產融合作。強化污染天氣分級管控,實施差異化減排。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重點行業實施工業節能監察和節能診斷服務,深入挖掘節能潛力,推動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升級。著力推動鋼鐵企業加快工藝裝備、超低排放、節能降碳等改造,促進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開展變壓器、電機能效提升行動,推廣應用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對于碳減排重點領域內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企業,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融資,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2000億專項再貸款在轄內精準落地。試行部分綠色金融標準,開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和碳核算試點工作。
13.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深入實施創新平臺能級提升行動,加快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科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平臺建設,爭取國家中藥產業中心、國家稀土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落地。啟動省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推廣引用“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大力開展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做好對基礎研究、優勢領域、優勢學科等經費保障工作,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實施科技金融與成果轉化提升行動,加快構建“政產學研用金”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體系。啟動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攻堅行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
14.提高產業質量水平。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深入開展對標達標行動,鼓勵企業對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高水平標準,助力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深入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重點推動電子信息、現代家具、新材料等優勢產業籌建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支持南昌、贛州等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形成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有序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建設布局和服務模式,逐步擴大服務網絡覆蓋面。
(五)實施工業發展環境優化行動
15.減征中小微企業稅費。按照國家規定延續實施2021年到期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政策,擴大“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2021年四季度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延續實施6個月,對繳納房地產稅、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按照規定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中小微企業2022年度內新購置的單位價值500萬元以上設備器具,折舊年限為3年的可選擇一次性稅前扣除,折舊年限為4年、5年、10年的可減半扣除。繼續落實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提高到月銷售額15萬元、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在2020年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等政策。
16.精簡政策享受流程。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2022年度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提高至90%,大力推廣通過數據比對精準發放的“免申即享”經辦新模式。搭建惠企政策兌現平臺“惠企通”,推動惠企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諾兌現”。明確全省申請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稅的情形以及辦理流程、時限,提高困難減免稅辦理的確定性。進一步精簡出口退稅涉稅資料報送、簡化退稅辦理流程,推進電子化方式留存出口退稅備案單證,南昌、九江、贛州和贛江新區退稅業務平均辦結時限提速至2-6.5個工作日,其他設區市相應退稅業務平均辦結時限提速至6-8個工作日。
17.不斷提高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建設“贛服通”5.0版,深化“贛服通”前端受理、后端辦理“前店后廠”政務服務新模式。開發網上公告服務功能,在“全省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上線“公告服務”欄目,為企業提供免費公告服務。密切關注12315投訴舉報和有關輿情,圍繞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領域持續發力,不斷加大涉企收費監管力度,推動涉企收費和價格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18.大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聚焦企業開辦及注銷、不動產登記、納稅等18個方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構建涉企營商環境問題快速處理機制,創新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五型”政府建設,推進政府權責“清單化”,加快實現政策“透明化”、服務“標準化”。實施市場準入“全國一張單”管理模式,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行“一網通辦”“一照通辦”,大力推廣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
(六)實施工業經濟政策扶持行動
19.加大工業領域金融支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策應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支持工業領域數字賦能發展,加大制造業信貸投放,大力發展訂單、倉單、快捷保理等供應鏈金融產品,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爭全年新增貸款5500億元以上,直接融資4000億元以上,新增上市公司12家。從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對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按照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力爭2022年末,普惠小微貸款實現“兩個高于”:即普惠小微余額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普惠小微貸款新增高于1000億元。
20.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持續推動金融系統減費讓利。繼續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領域貸款實行FTP定價優惠。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運用央行資金發放優惠利率貸款,開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行動,嚴格規范融資各環節收費和管理,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適時啟動“探索創業擔保貸款市場信用擔保模式”改革任務試點,2022年增加安排擔?;?000萬元,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0億元。
21.保障重大項目土地供應。科學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合理安排產業用地供應的總量、布局、時序和方式,保障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土地供應,加強“標準地”指標落實情況監管,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供地。積極鼓勵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大低效用地企業、“僵尸企業”收儲力度,以達到產業用地的可持續利用。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按程序合理轉換,完善土地用途變更、整合、置換等政策。發揮“畝均論英雄”評價引導作用,依法依規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供給政策。
22.加強節能環保政策指導。積極爭取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納入能耗雙控考核政策。將節能、能效等作為地方標準制修訂重點領域,逐步完善能耗標準體系。優化考核頻次,科學制定全省能耗雙控考核方案,分類施策,切實保障優質重大項目用能需求。對于符合產業環保政策要求的項目,納入環評審批和審查綠色通道,依法依規盡快予以辦理。
23.破解企業用工難題。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在子女入學、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扶持,鼓勵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積極申報職稱。開展大規模多層次培訓,突出數字技能、新職業、急需緊缺職業等培訓重點,提高勞動者適應企業轉型能力提升。2022年計劃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32萬人次(含創業培訓12萬)。舉辦人力資源服務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工業企業提供專業化用工服務。組織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害勞動者就業權益行為,規范用工市場。
24.強化企業精準幫扶。發揮產業鏈問題收集辦理、省領導聯系掛點園區、產業救濟部門協調、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紓困解難幫扶專班、企業特派員等幫扶機制作用,加大企業幫扶力度。
25.強化地區考核激勵。對年度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先進市縣,獎勵用能等指標保障工業發展。對成效顯著的地區,在國務院重點督查激勵措施等政策上給予支持,統籌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予以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