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個價值重構的過程。從認識論來看,是一個重識的過程,是以新的邏輯理解和進行產業變革,從長遠來看,這將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構。
近年來,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影響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積極創新工業發展戰略,紛紛制定應對之策,謀求出路。工業互聯網在國內外如火如荼,已連續五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官方的語境里,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范疇已經擴展至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塑。
所謂全要素,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宏觀層面的,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力、企業家才能、技術、管理、數據等所有生產要素;二是微觀層面的,工業互聯網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的橋梁,即通過連接人、設備、系統、技術等創造新的附加值。
所謂全產業鏈,可以視為眾多產業鏈上下游的綜合體。產業鏈思想,最早起 源于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有關分工的論述(分工促進經濟增長)。早期對于產業鏈的范疇界定在制造業企業內部的活動,后來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把分工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強調了企業間分工的重要作用。鮑德溫(Baldwin)認為產品的生產分工經歷了兩次極為關鍵的“分拆”(Unbundling),即蒸汽革命帶來動力革命的第一次大分工、信息和通信技術(ICT)進步帶來信息革命的第二次大分工。每一次“分拆”都使產品生產的地理區域進一步擴散。
值得一提的是,與“產業鏈”一詞比較接近的概念是“供應鏈”,很多業界人士容易將兩者混淆。實際上,供應鏈所傳遞的是產品與服務,是對物質供需和 流通的考察;供應鏈管理追求鏈運作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及高效供需對接。而產 業鏈是指上下游企業之間關于原材料、技術、中間產品和服務相互交換的供需關 系。也就是說,供應鏈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連接,是產業鏈生產的基礎,而產業鏈 可以看作是多種供應鏈關系的綜合體。供應鏈更側重微觀企業的管理和決策,而 產業鏈相對中觀,主要針對產業或行業層面。
價值重構,從認識上看來,是一個重識的過程。價值重構,是以新的邏輯理解和進行產業變革,實現土地、資本、勞動力、數據等各類要素的重構,重新界定合作與分工關系,促進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關系(利益關系) 的調整,最終實現價值鏈(價值網絡)的升級和換代。
在企業價值鏈分析模型中,最經典的當屬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他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后勤、發貨后勤、售后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在工業互聯網新階段,通過內部的價值重構,實現了價值增長。如實現產 品研發體系的重構,增加了研發部與生產部、質量部及售后的互通關系;AI 加持的智能排產實現了生產流程的重塑,釋放了內部潛能,邁向柔性化生產,緩解了內部的摩擦與資源爭奪;故障遠程監測和遠程運維助力用戶企業提前發現設備故障,實現無憂運行,重構了以往與用戶的售賣關系等。
在企業外部,通過價值鏈導入和共享,實現企業內部價值鏈與區域價值鏈、 全球價值鏈的對接,不僅重構了舊有產業體系業務邏輯關系、利益交換關系,還從地域上進行了價值釋放,實現了產業級資源的配置,還塑造形成新價值網絡, 構建命運共同體。這意味著組織管理不再是我們原來看到的命令管控和彼此之間的交易關系,而是賦能、共生和協同。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正通過各種形式源源不斷地滲透產業鏈的每 一個環節。經由數字技術驅動,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載體,從橫向、縱向、 實體與虛擬資產(金融等)各個不同維度進行了產業價值鏈重構,具備了現實和 商業上的可能。
隨著以5G、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工業界掀起了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推動數字化轉型加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助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浪潮。
作為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一個戰略選擇項,國家連續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業互聯網連續五年進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與數字經濟一起寫入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
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人、材、物、技術、知識、資本、數據等產業要素資源實現了充分流動,原有產業邊界和約束條件發生了松動,從部門到企業,從產業鏈到生態圈,都出現了重構的可能。
價值重構,從認識論來看,是一個重識的過程,是以新的邏輯理解和進行產業變革,從長遠來看,這將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構。只有深刻把握工業互聯網的本質目標和作用機理,企業在落地實踐進程中才不會走偏。
對工業制造企業來說,工業互聯網的本質目標就是重構價值體系,包括產品價值創造體系、商業模式和價值網絡。
第一,從產品和工廠層面看,重構價值創造體系,這是最根本最基礎的目標。企業本質上是一個整合資源進行價值創造、傳遞和分配的可持續運轉系統,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的橋梁,即通過連接人、設備和各類IT系統,實現底層設備數據采集和,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算法和軟件,實現數據集成、分析和應用,重構人、機、料、法、環等生產制造環節,打造數字化柔性工廠,使其運轉更加高效。
第二,從公司經營模式看,重構商業模式,實現與用戶關系的調整。以往制造企業的核心價值定位就是生產,而且是生產可見的、有形的物理產品、零部件等。整個物理世界都在向數字世界遷移,在“數字化一切可數字化之物”(“工業4.0之父”孔翰寧之語)之后,未來工業將在數字世界(“不可見世界”)中競爭。數字工業在物理產品基礎上發展智能互聯產品,在交付產品之后仍能與客戶保持服務型關系,完成從制造商到運營商的角色轉變。
第三,從產業價值鏈視角,重構整個工業體系和產業生態。工業互聯網實現工業全全產業鏈的有效鏈接,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管理、數據等所有生產要素,對采購、研發、物流及交付等整體供應鏈體系做出改變,培育新模式新業態。
互聯是手段,優化是過程,重構是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數字是實現全價值鏈深度互聯的強有力抓手,首先對設備進行“互聯”,獲取設備運營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通過實時的數據分析,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據模型,實現數據分析和應用閉環,進而“優化”生產制造體系。最后,工業互聯網在更大范圍推動資源優化配置,“重構”生產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
上汽大通南京 C2B /C2M 工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上汽大通是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整車企業。其通過對 MAXUS C2B 業務模式的探索及實踐,認為 MAXUS C2B 的核心價值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企業與用戶及伙伴的數字化直聯,用戶參與全價值鏈的數據化互動和決策,形成相互認可的有溫度的關系,為消費者打造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優化、整合,重構企業價值鏈和產業生態,推進轉型過程中的各類流程、組織、管理、系統問題的改進與優化,重點打造數字化用戶運營體系、數字化營銷體系和數字化研發制造體系三大體系,如圖 2所示。
圖2 上汽大通C2B業務模式
如今,工業領域的結構性變化已然開啟,無論是產業互聯網B2B交易平臺,還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鏈控制能力由鏈主企業轉向平臺延伸。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重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價值支撐點,通過實現“互聯-優化-重構”,重構舊的價值創造體系,成為新的價值高地,塑造新工業制造體系正逐漸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