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用新技術重構制造業原有的系統。表面概念看,工業互聯網包涵“工業”和“互聯網”兩個元素,這意味著它要遵循工業場景的特點做創新;“互聯網”蘊含兩層含義,一是用互聯網這種邊際成本比較低的方式,迅速形成規?;?,推動新技術在制造業的應用落地,二是希望工業各環節能像互聯網一樣實現充分互聯互通。
第一,核心工業軟件的定制化程度很高,即便同一個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也是千差萬別。做工業軟件要考慮到生產流程、制造、工藝等方面,不是單純領先技術團隊就可以完成開發的。如果對工業沒有理解,也難以實現后續的通用型工業APP的開發運營;
第二,數字化改造必須充分考慮生產對穩定性的需求,不能僅從技術領先性的角度出發。有些制造業企業在上線軟件的時候,會要求一次上線成功,這意味著工業軟件平臺企業過去的實施經驗很重要。
首先,還是根基問題。長期以來,中國制造業整體以偏低端、離散型的業態為主,比如代加工,這是很難引領創新的。沒有土壤就種不出好樹苗;
其次,認知的錯位。過去我們更多專注在生產技術的追趕,如工藝、制程、裝備水平的提升,但很少把精力放在工業軟件研發上;
最后,誰是工業軟件創新的真正主體?在歐美,真正具有引領性的工業軟件企業都是由制造業企業孵化的,達索是法國軍工企業所孕育的,西門子也是先有制造才有工業軟件。但在中國,大家似乎認為工業軟件的創新應該由IT公司、互聯網公司牽頭,這其實是錯誤的理念。
首先,要在觀念上達成共識,認可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創新主體一定是來自制造業孵化的平臺企業;
其次,要培養一些平臺型、綜合型的軟件企業集團,而不是鼓勵百花齊放。工業軟件的研投入非常大,同時要積累豐富的數據和案例,單一軟件或單一創新型企業是難以實現突破的。從0-1的創業模式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一定不是主流;
第三,機制和人才必須放在首痊。國外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雖然孕育制造業,但發展相對獨立。在中國也是一樣的,要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大家應該采取“相輔相成”的合作姿態。這里有一個主和輔的概念,“主”應該擔負起定義標準、改造工廠架構、頂層設計的責任,成為驅動變革的主力;
第二類是從純軟件公司孕育出來的企業,他們可以擅長的領域做延伸,比如ERP軟件起家的企業可以繼續延伸到財務側、供應鏈側。
第三類是互聯網平臺企業,他們的能力在于下沉,是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和云平臺上。
第四類是從0-1創業的創新型企業,他們可以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找到自己在某個領域的擅長點。
制造業創新的驅動力,一定是來自一線工人,因為他們是最了解工廠的人,只有激發他們的創新力,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才能解決工廠的問題;
其次,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最難解決的是工業現場的問題,有時可能就是出現了良率問題,但背后的原因會有很多,可能和設備、制程、現場工作人員管理都有關。要解決工廠問題,必須有端到端,全面豐富的數據。
工業互聯網平臺軟件確實存在這類問題。特別是做中大型企業項目的時候,交付方式一定是以項目制為主導。坦白說,我們經歷過一些探索,早期剛進入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時候,我們也認為好的軟件公司的產品是以SaaS化、訂閱化為主的。但隨著對行業理解越來越深刻,我們發現先下沉做核心工業軟件的開發實施,對客戶有深入了解后,才有機會圍繞他們的業務創造更具價值的產品,這是不能跳躍式發展的。
核心的問題在于,如何能降低個性化項目的交付比例,這里有幾點思考:
第一,通過積累豐富的模型和庫,加速交付周期,提升單位效益。舉個例子,在做IT平臺這類通用型項目上,之前對于大型制造企業的交付周期在6個月,現在可以縮短到2-3周;
第二,要有不同的軟件產品組合。我們做完比較重的核心軟件交付后,會給客戶交叉推薦SaaS的訂閱式軟件,這樣客戶會更容易采用,因為軟件之間有一些集成接口。但如果沒有構建核心工業軟件的前提下,是很難針對性地推薦輕量軟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