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核心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風機零部件生產制造與風機整機總裝以及下游風電場投資運營。其中風力發電機組主要部件包括葉片、變頻器、齒輪箱、電氣控制系統、發電機、主軸、輪轂等。
從整個中國風電產業鏈來看,大部分環節已經在過去十多年的發展中實現了國產化,但配套大兆瓦機型的主軸軸承和變流器的核心部件等環節尚較高程度依賴進口。
其中,風電軸承是國產化程度最低的風電結構件。當前國產高端軸承的精度保持性、性能穩定性、尤其是壽命和可靠性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下游整機廠商風機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仍有所加快。
在風機大型化背景下,風機軸承(特別是主軸軸承)在整機零部件材料中價值占比有望提升,國產軸承尤其是大功率主軸市場有望成為未來實現進口替代的主要陣地。#風電#
自2017年以來風電軸承逐步走出市場低谷,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99.04億元。在裝機量提升、風電機組產量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上游風電軸承等零部件進入了高景氣期,2019年、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風機零部件企業保持了業績的高速增長。預計2021-2025年中國、全球風電軸承市場規模CAGR分別為13%、11%。
根據《風能北京宣言》,2021-2025年、2026-2030年年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分別有望達到5000萬千瓦、6000萬千瓦,對應的風電軸承市場規模分別有望達到106億元、127億元。對比2019年54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風電軸承主要包括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
通常來說,一套風力發電機組的核心軸承含有:偏航軸承1套,變槳軸承3套,主軸軸承1套,此外根據不同的風機技術路線(如雙饋式風機)還可能需要搭配齒輪箱軸承等。
變槳偏航軸承主要用于調整風機朝向及葉片槳距角,保證風機垂直迎風、輸出功率穩定在安全高效的范圍內。變槳偏航軸承僅在風力風向變化時進行間歇性的轉動調整,因此其強度、硬度的要求相對主軸而言也較低,目前這一類風機軸承已經實現了相對較高的國產化率。
風機的主軸軸承主要用于支撐風機主軸,需要同時承擔三重載荷。主要用于連接輪轂和齒輪箱,將葉片產生的動能傳遞給齒輪箱,是風電整機的重要零部件,其機械性能、加工精度和使用壽命等會直接影響整機的運行與使用情況。
風電主軸具有定制化程度高的特點,主要原材料為鋼錠,一般經過鍛壓、熱處理、粗加工、精加工和涂裝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
主軸軸承作為連接輪轂和主軸的核心部件,對于風機的長期穩定運行起關鍵作用,占風機成本通常在5%以上,屬于關鍵而又成本占比較高的零部件。
風電整機軸承分類(以雙饋式風機為例):
風電軸承市場格局
相較其他風機零部件,作為精密件的軸承生產工藝更復雜,綜合要求更高,被認為是風機國產化的核心難點之一。
由于風機需面臨高低溫差、環境濕熱、沙塵及潛在海風腐蝕等惡劣應用環境,同時又有極高的運行可靠性與壽命要求,所以相比一般通用軸承,風電軸承的生產工藝上有著顯著的技術壁壘。
根據Wood Mackenzie的統計,全球范圍風電主軸軸承主要由德國、瑞典、日本、美國的廠商供應,主軸軸承被外資品牌主導(斯凱孚、舍弗勒、羅特艾德等)。
國內瓦軸、洛軸、新強聯、天馬等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風電軸承國產化能力,這幾家國內企業均已經成功研制了配套大兆瓦機型的主軸軸承產品。
2020年疫情縮短了風電搶裝時間,推動風電主軸承供不應求,同時歐洲疫情爆發對風電軸承全球供應鏈造成較大影響,為軸承國產化帶來契機。
碳中和加速風電行業技術創新,國產化、大型化機組趨勢明顯。隨著國家風電退補進入倒計時,國內外新增裝機量進入高位,風機零部件的需求將保持旺盛,產業鏈將迎來發展黃金期。